高中畢業的暑假,有一次在公車上無聊,想到考上大學後,一定要加入足球隊。
因為自國中到高中,學校都沒有足球隊,大學應該有了吧?
可是足球隊應該都有一定實力了,我之前完全沒經過人指導,都是自己亂踢,這樣能加入足球隊嗎?
應該要練習練習才行,而且我知道我的體力不太好,
雖然在國中的時候,一天練習射門可以踢好幾百球,
可是跟同學玩個小比賽,來個 2對2或3對3,10分鐘就累得虛脫了。
開始思考為什麼,結論應該是體力不行,心肺能力不好。
因此暗下決心,到大學之後要好好鍛鍊體力,這樣才能好好享受足球的樂趣,
不然踢球的時候光跑來跑去,10分鐘就累個半死,
剩下80分鐘匡論享受,根本就是受難吧?
想起高中時有一次在報紙上看到,
巴西的卡洛斯(Carlos)小時候每天要跑步到離家10公里的學校上學,
來回應該有20公里吧?但我體力差,一半就好了,先練到10公里的體力吧!
要能夠每天跑10公里,不是偶而勉強跑到10公里就要休息好幾天的10公里,這樣不算。
那時我就在想,我聯考前唸書的空檔,為了保持清醒,也只有慢跑900公尺(高中操場跑3圈),
10公里不就是10000公尺,這樣不是需要變強10倍以上? 不可能吧?
可是,卡洛斯跟我一樣也是人,為什麼他小時候就可以跑20公里?
我已經快19歲了,連10公里也跑不到?於是跟自己約定,要在大學畢業之前,練出10公里的體力。
但是健忘的我,過沒多久就忘了這件事。
直到上了大學的某一次體育課,老師教完該教的東西,就要我們自己練習。
大一的體育課跟高中的形式類似,都是綜合的內容,
健康操、籃球、排球、羽毛球……一個項目教幾個星期,
不是像大二可以按興趣選修。
這次也不是有興趣的課程,所以對練習也不是很有興趣,有點無聊,
突然想到上大學之前的約定,並重新跟自己約定,畢業前要達到25圈外圈的體力。
就到旁邊的操場開始跑,我念的大學的操場內圈是400m,但還是從3圈開始跑。
這就是我練跑的開始,從此之後每星期起碼有6~7天有練跑。
接下來要講講練跑的方法,一開始只是跑,身體習慣之後就增加一圈,
大約是每個月增加一圈,體力漸漸有改善。
可是,也漸漸發現跟球場上的人一起踢小比賽的時候,發現大家在我身旁跑來跑去,
相比之下自己似乎沒有在動,所以幾乎拿不到球,
可是就是不會累,但又沒辦法馬上加速,等到加速之後,又要馬上減速,甚至要往回跑,
一種燃燒不完全的感覺,很難受。
再細想之下,可能是球在球場上是不斷來回得跑,
攻守也是瞬間就轉換,而我練跑練越多,體力雖變好了,
但因為肌肉每天做相同的動作,跑越多圈,動作反而越來越僵化,
所以對跑步的姿勢做了一些調整:
1. 手肘盡量不彎超過90度。
慢跑的時候,手肘常常彎曲超過90度,所以只有上臂在擺動。
若是把手臂盡量伸直,這樣力臂變長,手擺動的時候,
需要較大的力距(國中理化,力距=質量×力臂,手臂的質量不變。),
擺動會比較費力,身體受手臂擺動的影響也比較大,也可以練習身體的平衡。
踢足球的時候,身體的重心常常要變換,因此平衡很重要。
2. 膝要抬,腳要蹬:慢跑時,跨步的時候,習慣整隻腳沒什麼彎曲,
膝蓋雖然還是有帶動,卻是腳掌先往前伸,因此膝蓋要抬比以前高一點,
先伸出的是膝蓋,再伸出腳掌。腳步踏下去的時候要往後蹬,
不要只是把腳放到地上做支撐,也要幫助身體往前移動。
3. 在腳要踏出去到蹬出去的那期間,膝蓋要彎曲,而且從頭到尾,腳跟不要著地,
這樣膝蓋、腳踝、腳掌中段的肌肉就好像避震器一樣,隨時保持彈性,
吸收向下的重量跟地面的反作用力,這樣可以減少膝蓋關節承受的作用力,
使體重不是完全作用在關節上,不會因為練跑而過度磨損,
也可以增加腳踝跟腳掌中段肌肉的強度,減少扭傷、抽筋的情況發生。
雖然說人的身體是骨骼撐起來的,可是運動會增加關節的負擔,
這時就需要關節附近的肌肉幫忙支撐,才能關節減少受傷的機會,
這就好比戴護腕或護踝,從關節外面收縮,提供支撐的效果,
但鍛鍊之後的肌肉應該會比一般市面賣的產品效果要好。
4. 以上三點簡而言之,就是用跑百米的方法去跑長跑。
5. 重心放低,身體跟心理隨時做好衝刺、轉向的準備。
6. 跑的每一步都要保持意識的清醒,
每一步都是有意識的跨出,而不是無意識的機械式律動。也要記得跑了幾圈,
也許會跑到恍神的情況出現,
要是想不起來跑幾圈,忘掉的那幾圈就不作數,重跑。
關於這一點,通常在正午的時候跑,練習效果最好。
7. 跑完一定要拉筋。
因為跑完已經肌肉僵硬,如果不把肌肉拉開,腳就會像灌了鉛一般沉重,
這樣跑完之後,做什麼動作都很費力,很遲鈍,
第二天也很有可能鐵腿,這樣練一天休一天,不會有什麼效果。
雖然拉筋不能使體力恢復,但是可以讓身體變輕,做每個動作消耗的體力都變少了,
身體也比較靈活,練球才有效果。
我這練跑的方法是自己胡亂跑的時候,體會出來的,也許對於長跑的成績完全沒幫助。
但我個人覺得對踢足球還滿有幫助的,因為我練跑本來就是為了足球,當然要為了足球做修正。
老實說,練跑滿沒有成就感的,就算一天兩天跑得累得要死,
也不會因為這樣而使體能有什麼進步。
要持之以恆,常常跑,一點一滴累積在自己的身體裡。
要有成果,是以月來計算的,一個月也只有一點點的成果,
經年累月的持續下去,才有明顯的改善。
誰叫我體力差,心肺弱?
雖然我是想踢球,可是想從踢球當中盡量獲取快樂,就要有一定基礎的體力才行。
有了體力之後,練球的有效時間(練了會有效果的時間)變長了,
每場比賽也能盡情的追球、搶球、踢球,不用怕在比賽結束之前累倒而保留體力,這樣就值得了。
我記得我大一上身體檢查,原本是164cm,79kg,寒假回家,家人都嚇了一大跳,
說瘦得像鬼一樣,可是我當時完全沒感覺,
只是覺得體力回復的速度變慢許多,精神狀況變差了,
量了體重才發現變成63kg,我想,當時臉色真的有點糟吧?
寒假的時就真的有點懶,偶而跑跑而已,
經過一個月的休養,體重變成66,壯了一圈(或是胖了一圈?),
寒假過後回到學校又再投入練跑、練球,
熊熊發現,體力回復的速度居變快許多,爆發力也變強了。
就這樣一學期一學期週而復始地練,就在操場外圈跑到23圈之後,
腳受傷了,就退回20圈,直到畢業腳傷都沒有好,所以也一直在20圈打轉。
雖然23圈外圈已經超過了10km,但是畢竟不到25圈,沒達成跟自己的約定,
實在是大學時期的一個遺憾。
- Jul 04 Fri 2008 02:07
練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