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個月前的事了,那時我到洲仔還沒一個月.....
3月31日上午10點多吧! 一位志工拿了一個小盒子進來,說是外面有一個人,
從援中港附近的鳥網上,解救一隻鳥,於是送來我們這裡,而送來的人已經走了。
明德大哥打開一看,似乎是一隻猛禽,但我跟他對辨別鳥類都不在行,
於是他打電話找來季恩,經過季恩鑑別之後,覺得應該是台灣夜鷹,
因為眼睛上方沒有白色條紋,而且翅膀上的白斑明顯,所以應該不是普通夜鷹。
於是季恩打給鳥會繫放隊的阿寶姨,請阿寶姨過來幫忙,
季恩則稍微檢查看那隻夜鷹是否有無外傷或骨折,等到阿寶姨來了,
半屏湖的導覽志工課程也要開始了,我跟明德大哥只好盡速趕往半屏湖,
也以為事件就這樣落幕了。
台灣共有兩種夜鷹,
常見的為台灣夜鷹(Caprimulgus affinis),又稱林夜鷹,為留鳥;
另一種為普通夜鷹(Caprimulgus indicus),又稱為日本夜鷹,
在台灣僅有少數地區有零星的發現紀錄,並無繁殖紀錄。
兩種夜鷹最容易區別的形態特徵為普通夜鷹公鳥雙翼上的白斑較台灣夜鷹小,
尾羽有白色橫斑,母鳥雙翼斑塊呈黃色,尾羽無白色橫斑。
半屏湖回來之後,在接近六點的時候,這時突然看到阿寶姨出現,
原來她是要來餵夜鷹的,原來夜鷹還在呀!
我沒餵過夜鷹,就跟去幫忙,結果夜鷹身上都是螞蟻,
不過不是夜鷹怎麼了,是螞蟻要搬中午餵剩的麵包蟲啦!
阿寶姨趕快把夜鷹身上的螞蟻拍掉,我再找另一個箱子讓夜鷹在裡面休息。
接著就是餵夜鷹麵包蟲跟水囉!
因為這夜鷹不是經過人工馴養過,所以只好打開牠的嘴巴,
把麵包蟲和水倒一些進去,吃到第二口的時候,看的出來他比較有活力了,
還能把沾在身上的麵包蟲甩掉(可能牠被困在鳥網上太久,餓到沒體力),
到第四口餵完,牠已經頻頻振翅,想要飛飛看了,
但因為夜鷹屬於夜行性鳥種,而天色還未黑,於是只好先等到天黑再放生。
夜鷹俗稱“蚊母鳥”,因為夜鷹有一張大嘴,
一般人認為夜鷹是在飛行中張大嘴巴捕捉蚊蟲的。
夜鷹的英文俗名為goatsucker,因為夜鷹在夜晚常在牛羊等家畜附近飛繞,以往認為牠們是在偷喝羊奶,其實這傳說是對夜鷹的誤解。
筆者曾對台灣夜鷹的食性作過調查,在夜鷹的胃中並未發現蚊子等雙翅目的昆蟲。
事實上,牠們的食物主要是以鱗翅目(蛾)、
鞘翅目(金龜子、叩頭蟲、天牛、 步行蟲等)及直翅目(蟋蟀、蝗蟲)等昆蟲為主。
其中許多種類的昆蟲並不常飛行,因此推測夜鷹並非僅在飛行中覓食,牠們應該也會啄食地上的昆蟲。
到了7點半,阿寶姨跟季恩,準時出現,我們一起去賞鳥台附近,
一開始,牠在阿寶姨的手上,還不想飛,我們一沒注意牠就啪啪地飛走了,
一下子就沒聲音了,我們還以為牠沒力掉到地上了,
趕緊在周圍草地上找,就是找不到,於是推斷它應該是飛走了,
季恩還讚嘆他後來在飛翅膀都沒發出聲音,這也許是夜間禽鳥的特徵吧?
阿寶姨說,這隻夜鷹應該是幼鳥剛換羽,算是亞成鳥。
台灣夜鷹是不築巢的,就生活在河床、草地等空曠環境的地面上,
而洲仔也有草地可提供他休息,
於是季恩跟阿寶姨都覺得可以在洲仔溼地裡面野放看看,
這次在洲仔野放,不知道牠會不會在這裡定居?
過個三五天後,要是還看的到牠,也許表示牠沒有想搬到別的地方去,
想定居在這,這就要靠大家的觀察囉。
Ps: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鳥類繫放。(其實只有放,沒有繫)
資料來源:曾惠芸、高孝偉 與月光共舞的羽翼—台灣夜鷹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natshow.cfm?IDNo=827
- Sep 07 Fri 2007 20:49
夜鷹事件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